在从S市回到旧金山第三天的傍晚,等待会议的间隙,李殊翻看一本书。
几年前的圣诞节,李殊的朋友弗雷德将这本书赠送给他,并称它为硅谷感情圣经。
刚收到书时,李殊读过几页,书中内容有大量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,撰写方法较为科学,令李殊能够认可。
不过在当时,他没有需要维系的亲密关系,而认识沈宜游后,两人关系的发展也十分顺利,因此他一直不曾再往下读。
直到最近的某一天夜里,李殊轻微失眠,来到书房,想挑一本读物辅助入睡,一眼在书架上看到了它。
李殊想,或许他能从此书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,于是近日时常将书带在身边,在碎片时间阅读。
读至关系变化的根源一节时,艾琳敲开李殊办公室的门,走了进来,她握着手机,通知李殊:“沈先生给司机打电话了。”
“沈先生不愿麻烦司机,问司机要了住址,想自己去取。”艾琳复述。
但司机不敢私自答应,只好来致电艾琳,请她帮忙询问李殊的意见。
“请问是否可以将地址发给沈先生?”艾琳站在李殊办公室的正中间,等待李殊做决定。
李殊看着她,没有立刻说话。
他感到难以言喻的不适和焦躁,因为放在S市的布袋不是沈宜游落下的,是他用建模软件做的,而且根本无法以假乱真。
说实话,在制作的过程中,李殊就清醒地知道这是无效劳动,他的图像记忆能力并没有好到能让他做得分毫不差,他正在浪费时间。
但李殊无法控制自己,也无法理智地关闭建模软件。他只想见到沈宜游,所以将模型改了又改,制作出一个拙劣的纺织品,让秘书送到3D打印制模公司。
拿到模型的时候,李殊坐在椅子上,花两分钟设想了沈宜游看到布袋时的样子。
首先,沈宜游必然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假的。
倘若是以前,沈宜游或许会笑,但李殊无法确定现在的沈宜游会有什么反应。——可能不会高兴,或许诧异也说不定。
不论如何,李殊还是固执地带去了S市,他把布袋放在口袋里,在沈宜游小区外打了一通电话,在车里坐了一会儿,吃了半个蛋糕,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花束,交给了秘书处理,最后把布袋留在司机那里,独自回到了旧金山。
艾琳·菲尔顿是一个很不错的秘书,她替李殊处理了玫瑰,也没有在李殊沉思时提醒和催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