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臣本想说之前的条件,无非就是用战马换水。
可他转念一想,裴家军本就兵强马壮,无惧战事。
此刻又提供水源又提供水管,将一切都包揽了,比他这个弱势者还要主动。
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,人家必然不可能只图战马。
于是便略有些不安地说道:“首领派在下过来之前,只许诺了战马。在下身为臣子,不敢越俎代庖代为决定。不知将军有何见教?在下知道了,也好回去报予首领,请她决断。”
裴戎沉吟片刻,说道:“实不相瞒,裴家军虽然需要战马,但却并不紧缺。如今我手中的兵马越来越多,但军中士兵也分兵种,并非人人都要做骑兵。况且养得兵马越多,百姓赋税便越重,穷兵黩武,并非长久之计。”
虽说裴戎自从遇到南乔之后,就一路高歌猛进,拿下了不少城池。
但仔细算算,他接手的这些城池,军户的比例都是过高的。
这也是这些城池起初民不聊生的原因。
南乔曾经给裴戎算过一笔账,分析一个地方如果想要安居乐业的同时,又具备一定的军事实力,应该养多少兵马。
他们当时根据土地的亩产、工匠的生产力等等做了计算。
发现要是想让百姓过上长期温饱、偶尔享受一次的生活,赋税就不能够太高。
而要养军队,靠的就是赋税。
且投军的人,必然要从百姓中挑选。
这些人都是青壮年,他们去投军,土地的耕种效率也会变低……
种种因素结合起来,最终得出的结论是:
军队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一是最好的,这个数字最多最多也只能提高到百分之二,再多,百姓就很难负担,只能节衣缩食。
而且除了裴家军以外,很多霸主手下的军户并不那么守规矩,抢夺百姓财物也是常有的事。
这样的人越多,老百姓就越凄苦。
而现在,大梁战争频发,大多数的青壮年几乎都被强抓去投了军。
以至于裴戎每每计算,都暗自心惊。
因为包括云城在内,大梁投军的人,竟然占了五分之一之多!
有的地方老弱病残几乎都死了,投军的人口甚至能占三分之一!
其实都不必有什么天灾,光是这么多张嘴,就能让老百姓食不果腹。
裴戎不敢想象,要是没有南乔定期投放粮食,他麾下的城池要怎么经营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