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淮茹家的经济问题其实一直都存在。
贾张氏并不是城市的户口,在分户口那阵子,贪乡下的那点儿地,就没把户口转过来,在实行粮票制度的时候,她差点没把大腿给拍烂了。贾东旭倒是城市户口,可秦淮茹不是,儿子女儿是跟着母亲的,也就是家里的三个小的也不是。
所以,整个贾家,有粮食本的,只有贾东旭。
贾东旭在去世之前,就已经是四级钳工了,日子过得紧巴巴的,也是因为这,没有粮食本,那就要用粮票去买粮食,粮票从哪儿来?大多数时候,都是跟自己的工友师傅换,除了一开始结婚的时候还富余点,孩子多了,棒梗大了,这开销一天比一天大。
要是没有一大爷帮衬着,那是真的过不下去。
后来,贾东旭出事了,贾家才算是缓和了点。
这个缓和,不是指的贾东旭的抚恤金,而是厂子把秦淮茹,棒梗和小当的户口给转到城里来了。
原本,杨厂长是打算给一笔抚恤金,然后把这家子送到乡下去的,其实这也符合政策,一家子,全是农村户口。后来,工会的干事不干,直接跟杨厂长拍桌子,说这家子送回去,就是要他们的命,家里没有劳力,唯一一个年轻的还有身孕,送回去,跟谋财害命有什么区别。
工会让杨厂长去帮着秦淮茹、棒梗和小当的户口给改到城里来。
态度之强硬,让杨厂长不得不照做。
该说不说,这年头的工会,话语权还是十足的。
就因为棒梗、小当和秦淮茹的粮食本下来了,贾家,才没那么困难。特别是灾荒那三年,粮票都涨到天上去了,以前还能勉强在城里活下去的人家都过不下去了。可即便如此,贾家的家底,也在那三年,陆陆续续地丢出去了,已经快要见底了。
“也是哈。”贾张氏轻呼了一口气:“估摸着人家也看不上你,不过……”
贾张氏上下打量了秦淮茹一番。
秦淮茹有些恼怒:“妈,你说什么呢。我再不济,也不至于干那种事。”
“不,老婆子什么事儿没经历过,我只是给你提个醒儿,你别给人家吃干了抹净了,实在遭不住,也往家里扒拉点好处进来。”也不管秦淮茹有多羞恼,她继续说道:“反正,人家一厨子,还是至少能上一灶的厨子,是绝对看不上你这个寡妇的,最多就和你玩玩而已,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。”
“妈!”
“妈什么妈!我就是告诉你有这个事儿,你自己把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