么躺平,没怎么显露。
包括子申也是这样。
可是太子出逃,储君之位悬而未决。
众子嗣都活跃起来,这次王位争夺,更是把桌面下的斗争搬到明处。
春秋版的“是兄弟就来砍我”。
除了成年的公子,还有许多未成年的公子。
别看这些孩子小,但他们背后都有强大的母族力量,舅舅、表兄、表弟的一大堆。
除了老楚王的子嗣,还有许多子侄,也都想过来参一手。
周朝是嫡长子继承制度,可是众多诸侯国经常因为废长立幼、废嫡立庶而闹乱子。
楚国被称为“蛮夷”,在继承制度上跟周朝不完全相同。
楚国有时候会采用嫡长子继承制,有时候也会采用兄终弟及,还有一种是少子继承制,也就是最小的儿子继承王位。
总之,很乱。
上辈子的历史中,伍子胥灭楚之后,子申力挽狂澜,赶走了吴国军队,恢复楚国山河。
之后,子申以自己不是嫡子为由,支持自己的兄弟上位,也就是楚昭王。
楚昭王上位后投桃报李,把子申册封为了景平王。
子申和他的后代就以景姓,又开创了景氏。
景氏建立没多久,楚昭王又把自己儿子分封出去,以昭为姓,建立了一个昭氏的大家族。
再加上之前的屈氏,构成了楚国三大顶尖贵族“屈景昭”。
更有意思的是,楚昭王临终时,打算将王位让给子申,后者没有答应,又让给次弟公子结,结也没答应,最后让给小弟公子闾,此人推辞了五次才勉强答应。
不过楚昭王一死,公子闾便与哥哥和大臣们商量:当时勉强答应为王,是为了宽昭王的心,现在大王已经去世了,我们就要从他的儿子中挑选一个贤明的来为王。
于是,就挑选了熊章(即楚惠王)。
这些就是上辈子世界里史书上记载的内容,楚国在王位继承上简直就是孔融让梨一样的楷模。
但是岳川眼前看到的,又是另一副模样。
面对王位的诱惑,谁能退让?
即便退让,又有几个真心的?
名利名利,名也是一种实打实的利益,而且更加持久、稳定。
在礼崩乐坏之前,“名”的好处远在“利”之上。
之后两百多年里,屈景昭三氏与楚王争权夺利,各种明争暗斗,这也是楚国贵族数量多、权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