氏也可以照着葫芦画瓢啊!
人心这东西,你不争取,就便宜了其他人。
“对于学堂的建设,我有一些不成熟的建议,不知国君……”
“昭洗耳恭听。”
“嗯……首先是文字。百姓愚昧,想要让他们读书知义,必须降低学习的门槛。首先就是学费问题,如果学堂收费,很多百姓都会望而却步。尤其是家中有多个孩子的,肯定负担不起这个学费,就算建造再多的学堂,也无济于事。”
姜昭哈哈一笑,“圣人啊!我们齐国别的没有,就是有钱!乡村学堂即便收费也没有几个钱,干脆免了吧!”
齐国确实很有钱。
管仲时代,齐国就凭借鱼腌之利积攒了大量的财富。
之后管仲又是凭借商战的手段,摧毁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的经济。
给农村修个学堂而已,才几个钱?
岳川忍不住提醒道:“国君啊,学堂并不是搭一个茅草屋就完事了。读书学习,还得有教书的先生,对不对?先生是要吃饭的,得给他们发俸禄是不是?”
姜昭摆了摆手,“圣人,我知道姜国官不出城,权不下乡,诸多官员胥吏没有常务工作后,都变成了学堂的老师,还说什么,这叫以吏为师。我齐国也有很多官吏,正好可以派往乡村。”
说这话时,姜昭眼睛中闪烁着别样的光芒。
岳川没有理会他的小心思,毕竟自己也有小心思。
“除了学费,老师的俸禄,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学习过程中消耗的笔墨纸砚等用具,还有书本。这些东西并不是一次性的,而是经年累月的长期消耗。”
姜昭毫不犹豫,“我们齐国有钱!圣人无需担忧!”
开学堂是稳定基层,收买人心,跟田氏大斗出小斗进一个道理。
田氏都舍得下血本,自己怎么不能?
事关姜氏社稷,多花点钱有什么?
只要姜氏的社稷在,还愁没钱?
经历过这么多大风大浪,大起大落,姜昭对钱财看得十分透彻。
社稷就像果树,钱财就像树上的果子。
果子被人摘了,问题不大,明年还会长出来。
但是果树被人刨了,就什么都没有了。
岳川呵呵一笑,跟狗大户打交道就是好。
“还有就是,如何调动百姓读书的积极性?半大小子,也是劳动力,能帮家里干不少活。如果去读书的话,就没法干活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