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师说,当这个国家吃不上饭的时候,他们叫农民为农民伯伯,君王也会祭祀五谷、丰收,甚至喊出‘民为贵、社稷次之、君为轻’的话。”
“当农民卖力干活,谷物丰收增产,让这个国家吃饱饭的时候,他们又叫农民为农民兄弟,君王不再亲自下田开犁,也不再重视农桑,开始信奉‘君权神授’,把一切好日子都归咎于神的恩赐。”
“当这个国家吃饱了,甚至吃撑了的时候,他们就叫农民为泥腿子。他们开始把农民赶离家乡,夺走他们的土地,在上面修筑新的城池。”
“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就成了这个国家的垃圾,如果他们去工地上搬砖,就是垃圾回收再利用,如果他们四处流浪,那就是在垃圾的路上一去不复返。”
伍子胥哈哈大笑,“黄相,你这话太偏激了!哪个国家会干出这种天怒人怨、人神共愤的事情?”
“不可能!绝对不可能!再昏聩的昏聩也不可能这样做!”
“当今天下,每个国家都在催生人口,滋养人丁,谁会嫌自己国家人多呢?”
大黄没有反驳,而是静静地听着,静静地看着。
很快,伍子胥就说不下去了。
因为他意识到一个问题。
假如每个国家都这样疯狂的催生人口,当人口数量超过土地承载,必然会产生数量众多的无地农民。
这些农民能干什么?
他们不能种地,就只能去做其他行业。
可如果,他们每个行业都做不了,是不是就成了国家的垃圾?
大黄看到伍子胥的表情,心中已经了然。
“伍相,你想到了?”
伍子胥深吸一口气,“黄相高明!能看到百年之后的危局!”
大黄摇了摇头,“我没有这份眼光,是我的老师看到了,又告诉我的。”
伍子胥顿时神情一肃,拱手拜下,“真希望能见一见尊师!”
大黄笑而不语,继续自己的论道。
“伍相,乡村顺应天地自然,所以长久。千年、万年,都没有变化。但是城镇不同,每十年一小变,百年一大变。”
“每次变更,必然有某些群体受到冲击,生活方式、生产方式因之改变。他们很可能会失去一切,成为其他人眼中的‘垃圾’。”
“将来,会有更多的人进入城镇,冲击城镇中脆弱的秩序,想要取代城镇中人们的位置,‘垃圾’自然会越来越多。”
“失去一